今年6月在大陸逛書局買了ㄧ本今年初出版到現在我都塞到我隨行背包的書:「寬忍的灰色黎明--法國哲學家論電影」,ㄧ本令我愛不釋手的"迷影哲學"書(作者表示法國知識界將哲學與電影的"聯姻"稱為"迷影哲學"(Ciné-philosophie))。編譯者是留法電影博士,專門研究法國哲學家的電影理論,故譯文的品質較不擔心。譯者提到英美理論主要把電影視為一種重要、具體的社會與工業現象來研究,而歐陸理論則把電影視為視聽時代面臨的哲學與美學問題來探討。尤其是法國現當代著名哲學家幾乎都有為文觸及到電影。這些哲學家依與電影的親密程度分為三類:(1) 莫蘭(Morin)、德勒茲(Deleuze)、巴迪歐(Badiou)、洪席耶(Ranciére)、南希(Nacy)、斯蒂格勒(stiegler)等[除了巴迪歐以30篇電影文章集結成一本書("Cinéma")外,其他哲學家都有專書論述電影];(2) 沙特(Satre)、梅洛龐蒂(Meleau-Ponty)、羅蘭巴特(Barthes)、傅科(Foucault)、德波(Debord)、維希留(Virillio)等;(3) 李歐塔(Lyotard)、德希達(Derrida)、布希亞(Baudrillard)、布爾迪厄(Bourdieu)等。編譯者就在這三類哲學家中選了9位哲學家論述電影的18篇文章。
其實除了法國哲學家外,歐洲另外兩位當代著名的哲學家也對電影情有獨鐘:斯洛維尼亞的紀傑克(Zizek)以及義大利的阿崗本(Agamben),尤其是紀傑克最投入,他說他的第一個最愛是電影,其次才是哲學。著手收集這些哲學家對於電影論述的文章及書,有中譯本優先收集,其次是英譯本,如果中英譯都沒有只好找法文(雖然還在學法文但閱讀起來如龜速)。對電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看看這些哲學家如何思考與解讀電影,與影評家和電影理論家的觀點真的很不ㄧ樣,可擴展觀影的視野。
另外有兩位哲學家提到我比較不熟悉的導演的作品:紀傑克為電影所著的書「斜目而視」(Looking Awry)的簡體中文版序文最後提到賈樟柯(1970- )是世界頂尖級的三四位導演之一,以紀傑克激進左派的個性應不會去討好中國讀者,我在另一本法文中譯版列舉世界50大導演的書中也看到中國就只列賈樟柯(當然還有香港的王家衛);另一位導演是匈牙利的貝拉塔爾(Béla Tarr,1955- ),洪席耶以一本書回應"貝拉塔爾,時間之後"(Béla Tarr, Le temp d'aprés(2011)/Béla Tarr, the time after(2013))。這位導演在2011年完成「都靈之馬」(The Turin Horse)之後,因不想重複決定不再拍片跑去畫畫了。這兩位導演的作品找時間要好好的觀賞一番!
This article was posted on FB on Sep.28, 201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