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哲學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2-3年有關尼采的書好像熱門了起來。獲國際尼采學會大獎的德文中譯《尼采其人及其思想》一書2012年在台出版;在日本暢銷的日文中譯版《超譯尼采》當年9月在台上市,到12月達到30刷!2013年《超譯尼采-II》中譯版在台上市。到2014年就更熱鬧了,《超譯尼采》又出了雙冊精裝限量版;還有林郁主編的《狂人悲劇英雄-尼采》出版(節錄尼采原典經典段落);台港中研究尼采的學者也不約而同地推出"新書":陳鼓應的《悲劇哲學家-尼采》,這本書60年代就已出版,06年又以簡體在大陸出版,今年重新再版、大陸尼采著名學者周國平的《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此書在80年代已出版,今年重新修訂再出版以及留德的香港學者黃國鉅的新著《尼采:從酒神到超人》。

《尼采其人及其思想》一書在第一章開始作者就提到:「真實的世界是音樂。音樂是一種駭異。一個人聆聽音樂,便開始屬於存有。尼采如是體會音樂。對他而言,音樂是一切。」尼采不但鋼琴彈的好又會作曲,所以我更好奇尼采作曲的音樂。在網路找到了有3片CD演奏尼采的歌曲與鋼琴曲的專輯,今天跑到上揚與誠品詢問皆說沒有這些CD,有點失望,今晚繼續在網上找,終於找到有一片CD可以線上聆聽,共有16首歌曲與兩首雙鋼琴演奏曲,特別聆聽了這兩首雙鋼琴曲,感覺很特別,不只是音樂本身而是另有一種尼采遙思的召喚。有興趣的朋友可到下列網站欣賞尼采的音樂作品: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6月在大陸逛書局買了ㄧ本今年初出版到現在我都塞到我隨行背包的書:「寬忍的灰色黎明--法國哲學家論電影」,ㄧ本令我愛不釋手的"迷影哲學"書(作者表示法國知識界將哲學與電影的"聯姻"稱為"迷影哲學"(Ciné-philosophie))。編譯者是留法電影博士,專門研究法國哲學家的電影理論,故譯文的品質較不擔心。譯者提到英美理論主要把電影視為一種重要、具體的社會與工業現象來研究,而歐陸理論則把電影視為視聽時代面臨的哲學與美學問題來探討。尤其是法國現當代著名哲學家幾乎都有為文觸及到電影。這些哲學家依與電影的親密程度分為三類:(1) 莫蘭(Morin)、德勒茲(Deleuze)、巴迪歐(Badiou)、洪席耶(Ranciére)、南希(Nacy)、斯蒂格勒(stiegler)等[除了巴迪歐以30篇電影文章集結成一本書("Cinéma")外,其他哲學家都有專書論述電影];(2) 沙特(Satre)、梅洛龐蒂(Meleau-Ponty)、羅蘭巴特(Barthes)、傅科(Foucault)、德波(Debord)、維希留(Virillio)等;(3) 李歐塔(Lyotard)、德希達(Derrida)、布希亞(Baudrillard)、布爾迪厄(Bourdieu)等。編譯者就在這三類哲學家中選了9位哲學家論述電影的18篇文章。

其實除了法國哲學家外,歐洲另外兩位當代著名的哲學家也對電影情有獨鐘:斯洛維尼亞的紀傑克(Zizek)以及義大利的阿崗本(Agamben),尤其是紀傑克最投入,他說他的第一個最愛是電影,其次才是哲學。著手收集這些哲學家對於電影論述的文章及書,有中譯本優先收集,其次是英譯本,如果中英譯都沒有只好找法文(雖然還在學法文但閱讀起來如龜速)。對電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看看這些哲學家如何思考與解讀電影,與影評家和電影理論家的觀點真的很不ㄧ樣,可擴展觀影的視野。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電影有深入研究的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巴迪歐(Alain Badiou,1937-)、洪席耶(Jacques Rancère,1940-)、紀傑克(Slavj Zizek,1949-)。四位都與巴黎八大有淵源,德勒茲與洪席耶ㄧ直在八大任教,巴迪歐曾在八大任教後轉到其母校高等師範任教,紀傑克則在八大拿了第二個博士學位。巴迪歐、洪席耶、紀傑克都針對德勒茲寫了專書,四位在撰寫電影時都會提到希區考克,其中紀傑克以拉岡思想詮釋希區考克電影最令人津津樂道。

This article was posted on FB on Oct.7, 2014.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格爾(1770-1831)之後的哲學被視為現代哲學(19世紀末)的開端,這時期的哲學家最受爭議、被誤解最深且廣泛影響現/當代哲學思潮(尤其是歐陸哲學)的哲學家非"尼采"(Nietzsche,1844-1900)莫屬了。以前對尼采的了解大都透過二手資料,原著僅看過1-2本但只是囫圇吞不用心理解,故對尼采哲學思想其實是無知的。不過尼采著作的中譯本及書寫尼采的書倒收集了不少,心想總有一天會想通去看它吧。

最近在網路上聽到尼采作的雙鋼琴曲之後,看他的書的緣份可能到了吧。在大陸買了二本(上下冊)尼采原著的翻譯書《重估一切價值》(Umwertung aller Werte),其實這本書即是在尼采死後,尼采妹妹整理於1901年出版的《權力意志》ㄧ書,由於尼采妹妹的主觀編輯,已偏離原意,尼采妹妹的政治傾向讓有心的政治人物利用,故遭受到很多非議。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洋現代哲學開端(19世紀中)的第一本哲學著作是那一本?眾說紛紜,但看起來很多訊息都直接或間接地指向叔本華的《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叔本華在這本書的序文中提到要了解這本書需要具備:先了解康德的主要著作、讀他先前的一篇論文〈 論充足理由原理根源的四面〉(此論文是叔本華的博士論文,是依據康德時空、範疇的理論以解釋自己的知識論 ),然後將這本書讀兩次。

叔本華在柏林大學教書時,黑格爾正如日中天,他反對黑格爾的絕對精神論,開課時特別和黑格爾的課開在同樣時段,結果可想而知,黑格爾的教室門庭若市,反觀叔本華的教室卻是門可羅雀,從此叔本華永遠離開學院,在哲學上孤軍奮鬥。要了解叔本華的思想就必需理解康德的三大批判,也要去探討黑格爾(爲何反對他),而黑格爾思想也是站在康德的肩膀上逐步建立起來的。而康德思想是試圖整合近代哲學的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近代哲學是在文藝復興之下興起,而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是對中世紀思想的反動,中世紀哲學的士林哲學與教父哲學的思想分別是建基於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這又溯源到希臘哲學。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