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觀賞伍迪艾倫2016年新片《咖啡·愛情》(CAFÉ SOCIALTY)。這是他第47部電影。今年滿80歲,每年還是推出一部自編自導 的電影,令人欽佩!祝福他長命百歲。

伍迪艾倫是少數集編導於一身的大師級導演。在近50年的電影生涯,47部(編)導電影,15次被金像獎提名5次得獎,1次最佳電影,1次最佳導演,3次最佳原創劇本獎。1997年《安妮霍爾》囊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原創劇本三大獎。頒獎時他沒到場,跑去爵士樂團吹單簧管,據稱因而得罪金像獎單位。他有一陣子在美不得志轉往歐洲發展。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返台一週已看了5部電影(《醉後之旅》、《賓漢》、《霓虹惡魔》、《咖啡•愛情》及《攻佔羅浮宮》),明天週日還有2部要觀賞(《碧海藍天》、《大審判家》)。

其實看電影和看書都是一種閱讀。即一樣在攝取符號的訊息,這符號的訊息是有意義、有故事情節且結構性完整的敘事。只是電影是用影像表現,書則以文字呈現。因為我們較熟悉文字語言的語法,對於影像語言的感知相對薄弱,其實影像語法並不比文字語法複雜,只是我們比較不常接觸。熟悉它除了閱讀坊間書局所陳列的電影和影像書籍外,更重要的是常去閱讀它即經常到電影院觀賞或在家中觀看DVD,久而久之自然能駕輕就熟地解讀與意會影像語言。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富比偽畫大師》(Beltracchi: The Art of Forgery),看起來片名的中譯是為了較有議題性以利吸引觀眾進場觀看,不過我認為英文比較有意思,直譯為:“貝特萊奇:偽造的藝術”,意即這種天才型的偽造也是一種藝術,只是他將偽畫作為欺騙式的交易,涉及了道德缺失與觸犯了法律問題。

底下文字節錄於真善美戲院的影片介紹:"史上最大假畫拍賣案《蘇富比偽畫大師》(Beltracchi: The Art of Forgery)勇奪德國奧斯卡最佳紀錄電影。片中男主角沃夫岡.貝特萊奇(Wolfgang Beltracchi)因藝術史上最大偽畫案而被判六年刑期,並面臨8億台幣(2700萬美元)的求償訴訟。畫技高超的貝特萊奇,能模仿從文藝復興達文西、直至現代超過100位大畫家的風格,達文西、林布蘭、維梅爾、雷諾瓦等名作全都難不倒他。他繪製了大約300幅作品,獲利約達18億台幣。貝特萊奇不僅作品亂真,他還會根據不同大師的風格,創作出不同風格的新畫作,亂真程度不僅騙過蘇富比和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商,據傳連知名博物館也「收藏」了他的作品。但卻因其中一幅德國表現派大師坎本唐克(Heinrich Campendonk)的名畫《紅馬肖像》(Red Picture with Horses),錯用了鈦白顏料(因1914年尚未發明鈦白)而導致東窗事發。但德國政府顯然對於「藝術家」較為禮遇,特別允許貝特萊奇在服刑期間,白天到民間的繪畫工作室上班,晚上再回監獄休息。紀錄電影《蘇富比偽畫大師》即描述了這位偽畫天才40年來的心路歷程,貝特萊奇不僅將親自示範如何製作一幅完美的偽畫,他也在片中展示了他「自己」的嘔心瀝血之作。偽畫大師 沃夫岡貝特萊奇(Wolfgang Beltracchi)的一句驚人的豪語:「就算我再畫了2000幅偽畫,市場也會照單全收。」"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到誠品電影院觀賞「一千次晚安(A  Thousand Times Good Night)」;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演活了愛爾蘭著名的戰地女攝影師蕾貝卡(Rebecca)。她夾在家庭、工作、使命感的內心戲令人動容!戰地紀實攝影是主觀還是客觀?影片中蕾貝卡女兒隨蕾貝卡到肯亞的非專業但真實直觀的錄影對比蕾貝卡透過其專業視角的靜態攝影;以及挪威導演艾瑞克波普所掌鏡的電影(對再現場景以及對蕾貝卡的詮釋),構成三種不同影像(紀實的攝影、直觀紀錄的錄影、再現的電影)本質的辯證,蠻有趣的值得深思與探討。

This article was posted on FB on July 31, 2014.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返台晚上抽空觀賞盧貝松的《露西》(Lucy)。這部電影顯然是盧貝松的哲學思考,尤其對時間、存在、心靈(或稱心與認知)、身體等形上學議題的思辯,更精準的說是探討「時間與存在的關係」、「心靈與身體的關係」以及這兩個關係之間的關係。他認為萬物是因時間而存在即萬物從起源開始是因時間的運動而存在。如片頭十億年前的單細胞分裂接著是320萬年前在溪邊喝水的半人半猿--「露西」,以及鏡頭切換到台北晶華酒店門口來台求學的現代「露西」,然後因CHP4使其腦力從10%持續增加的「露西」,因為時間經歷不同階段(時空),所以「人」才存在。

 當速度達到極速時物體會消失即變成「無」(如片中以汽車為例);人類腦力從10%到達100%時(現實上可能要好幾(十)億年之後或許才能達到,但片中因CHP4使時間壓縮讓有超能力的100%腦力提早實現),人會消失回到物質的粒子狀態充塞於大氣之中(如片尾最後露西腦力達100%而消失,法國警探詢問:「露西到哪裡去了?」;露西說:「我無所不在! (I am everywhere!」)。這個「無」與原初的「無」本質上已因時間的因素而有所質變。這個「無」是身體的「無」,但100%腦力所產生的智慧與超能力則仍然「存在」。物體因極速(時間的壓縮)而消失(不存在),人則因時間的擴張使腦力達到極限(100%)致使身體消失(不存在),但具100%腦力而身體不存在的「人」仍具有思考並具有超能力(心靈仍存在)。在此盧貝松把「時間與存在的關係」與「心靈與身體的關係」做了連結。就形上學的心身問題而言,這種想法還蠻唯心論的。在我看來這是盧貝松此片的哲學理念。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明亮的第11部劇情長片-《郊遊》,去年到現在獲得國內外許多的大獎,但他不選擇在院線上映而是安排在美術館展演。選在美術館展演除了他的作品被歸類為叫好不叫座的藝術電影,商業型院線避之為恐不及之外,他的作品本身較適合在美術館展演。這是我有興趣的重點。週六日花了兩個下午泡在北師美術館觀賞ㄧ部長片《郊遊》、ㄧ部蔡明亮與李康生對談的紀錄片(168min)以及15部獨立分割放映的作品。

蔡明亮的電影愈來愈離開敘事,鏡頭轉換之間也愈來愈無關聯性或弱關聯性的斷裂結構。這符合蔡明亮的說法:「電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影像的結構,而非劇情的結構。」固定鏡位、長鏡頭、人物的大特寫、極簡的對白、實境拾音以及精簡的鏡頭數(亦謂著頻繁運用長鏡頭)等這些蔡明亮的電影特徵在《郊遊》這部片中幾乎發揮到淋漓盡緻!在與坎城影展影評人週主席Charles Tesson對談中,蔡明亮說:「《郊遊》如果是我最後ㄧ部電影,我們都不會有任何遺憾。」 不重視劇情結構不去敘事說故事(蔡明亮不寫細部劇本,分場分鏡在他腦中,而且隨時會更動,更動大都不是為了敘事而是來自場景在景框中所產生的感動),這讓慣於以對白敘事與劇情故事來理解電影的觀眾較無法適應。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8歲的伍迪艾倫每年維持拍一部片,這部2014年新片沒有任何宣傳,靜悄悄的從10/31開始在真善美電影院上映,今天跑去看早場。集編導於一身的伍迪艾倫投入拍片近50年也編導了近45部電影(不含只寫編劇、只當演員及電視劇)。去年誠品電影院上映伍迪艾倫紀錄片,趁這時候看了有關他的書及20多部電影。

在電影方面一向自負的法國人稱他是美國唯一的知識份子;美國15位哲學家以他的電影做為case study並集結成書,這些哲學家所引用伍迪艾倫的電影我都看過(因出書較早,當時還沒此部新片),如果要在伍迪艾倫的電影中選擇一片最值得哲學思辯的作品,我個人認為就是這部《魔幻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 電影,有興趣的朋友可撥空去觀賞這部充滿哲思的電影。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東莞將看完的村上春樹和蔣勳的新書寄給在北京清大做交換生的兒子。回來再關注與兒子共同探討的議題:賈樟柯的電影。因為酷愛電影的當代著名哲學家紀傑克在其著作上提起大陸第六代的一位導演:賈樟柯(1970~,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畢業,是目前大陸導演在國際影展得獎的常客),紀傑克認為這位導演是目前世界頂尖前四、五位導演之一。這讓我對他產生好奇! 與兒子開始收集賈樟柯自己寫的書及劇本、影評人寫他的書(8本)以及他的電影作品(15部劇情片與紀錄片,有些在大陸無法上映則從網路上找),看了他的3部電影與3本書之後,讓我有些驚艷,跟隱含意識型態及喜好大場面歷史劇的大陸第五代導演很不一樣,這位喜愛侯孝賢電影的導演以幾近紀錄寫實方式用影像書寫從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底層百姓面對社會劇變後人們心理與生活所產生的變化,尤其是人事物關係上的質變。電影的書寫語境由學院正統的精英(如導演系)的話語權反轉到來自底層微弱但內心會為之憾動的聲音,看完電影後會讓人沉思發呆一陣子。在大陸利用下班時間繼續將有關他的書及電影看完。讓兒子共同探討賈導電影,主要是除了他現在所看到的面向(比較偏向精英和雄偉的硬體)以外,也看看真正底層的面向以及城鄉差距與劇變下所產生的衝擊,這樣交換生的學習才有意義。

This article was posted on FB on Nov.10, 2014.

Roger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