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本書於2015年由倫敦Penguin Books出版,作者是任教於牛津大學並為英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士的Sudhir Hazareesingh (1961~),以英文書寫。Sudhir每年有ㄧ段時間會在巴黎參加知識社群的活動。由和法國有瑜亮情節的英國人在巴黎近距離觀察書寫的這本書應該會比較中肯客觀吧?!
書中自笛卡兒以降到卡繆與沙特約400年的期間從各個方面論述法國人如何思考?
以美國為主體的全球化,為何法國總是被認為和美國在唱反調?我個人相當反對全球化尤其是強勢的單一民族的全球化,這樣的全球化會扼殺少數民族或弱勢民族所擁有許多不為人知而且是值得學習與借鏡的優點。
其實法國不是在「唱反調」而是他們有一套自己的主體性思維理路,而且這些思維往往都比美國的思考更為周全。
台灣50年代以前出生比較偏日式思維;50年代以後則偏向美式思維,對於歐洲的思維幾乎是視若無睹,存而不論。雖然近年來留歐返台的人數漸漸增加但整體根深蒂固的美式思考短期內仍無法被撼動!
這本書值得閱讀!看看「法國人如何思考」以理解如何以法式的思維來思考問題,以平衡ㄧ下台灣慣性的美式思維。
法國院士暨政治家André Siegfried曾說:「把法國人從世界舞台拿開,就失去解決問題的某種方式,一切都只能從商業、行政、實用的角度處理。但人類還是想尋找更根本的事物,失去這些歐洲就會變貌,西方世界也不再是人類文明的搖籃。.....」(這段節錄自這本書的結語,陳岳辰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