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期出現的影子聯想...
•10/30 村上春樹赴丹麥領取安徒生文學獎,從安徒生的短篇小說《影子》啟發,用英文發表得獎感言:〈影子的意義〉(The meaning of shadows)。
•11/5 參觀上海余德耀美術館的下半年度大展《安迪·沃荷:影子》(Andy Warhol :Shadows),120F號平面抽象繪畫102件聯作。
"The shadow" -影子?陰影?
是物理的影子? 哲學的影子?文學的影子?藝術的影子?心理學的陰影?
立竿見影是以影子作為時間的度量與方位的指向是物理的影子(雖也被隱喻為迅速見效)。
哲學的影子最著名的莫過於柏拉圖的洞穴理論-被禁錮的一群人誤將火光所投射的自身虛幻影子視為奉行不逾的真理。
至於文學的影子和藝術的影子更是歧義多元如象徵、隱喻、譬喻、轉喻、複製等。
文學的影子如上述所說的安徒生筆下影子失而復得回歸的影子比自身更具智慧與強壯的《影子》和村上春樹安徒生文學的得獎感言〈影子的意義〉暗喻嚴酷排除外來者(指涉難民),毀滅將是自己。另童話故事《小飛俠》遺失的影子,被撿到縫合的奇幻冒險;還有近期在台推出中譯本的法國作家Marc Levy(1961-)的《偷影子的人》(Le voleur d’ombres)以及德國作家Adelbert von Chamisso (1781-1838)的《失去影子的人》。
在藝術的影子方面,著名的藝術史學家E. H. Gombrich的著作" Shadows: The Depiction of Cast Shadows in Western Art"和Victor I. Stoichita的著作" Short History of the Shadow (Essays in Art and Culture) 以及Michael Baxandall的著作
"Shadows and Enlightenment"
,都是蠻有趣值得閱讀的書目。這些書是史論與理論,而普普大師Andy Warhol則直接以作品回應「影子」:120F號的大型平面繪畫102件聯作-「Andy Warhol : Shadows」。
心理學的影子通常稱為陰影(shadows)。這陰影是一個或多個事件(event)深埋在心靈的底層,若無法覺察就誠如佛洛依德所謂的潛意識;如果可自覺且影響思緒與行為的陰影即榮格所謂的「陰影效應」(The Shadow Effect)。在台有一本中譯本從榮格「陰影效應」出發談完整的自我即Deepak Chopra等三人所著的《陰影效應:找回真實完整的自我》(The Shadow Effect:Illuminating the Hidden Power of Your True Self ),序中即指出逃離陰影,只會加強它的力量;面對陰影,慈悲就出現了。
還有一本涉獵範圍較廣值得深究的有關影子方面的書:Roberto Casati著作的" Shadows: Unlocking Their Secrets, from Plato to Our Time"。文中涉及藝術、設計、神話、物理、形上學以及建築與城市規劃。連建築外觀所投射的影子對城市的影響都納入探討。
自2011-2012年連續創作兩件與「影子」有關的互動藝術作品並展覽後,對於「影子」就一直感興趣。收集有關這方面的書和文章以及有關這方面的作品訊息。用影子組構一個歧義的影像或弱的敘述(微電影)是我一直想去實踐的創作,這2-3年陸續設廠工作較忙,只好放在心上等待時機了~
This article was posted on FB on Nov 6.